新時尚在長寧漸成風氣

新時尚在長寧漸成風氣

  從7月1日起,上海將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。一些居民可能會覺得,要做到“人人會分”,有點難。

  難嗎?長寧區居民擺擺手說,不難!到目前為止,長寧區2個街道已創建成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街道,超過55%的小區創建成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達標小區,其中247個小區將實現定時定點自覺分類投放,佔全區小區總數的1/3。目前通過驗收的149個“兩定”小區居民參与率超過95%,投放準確率超過98%,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超過40%。

  垃圾分類新時尚從“獨角戲”變成“大合唱”,在長寧先行一步、蔚然成風,有什麼秘訣?

  垃圾分類難點在“人”

  “垃圾分類看似圍着垃圾轉,實質是居民思想認同、形成自覺的過程。”長寧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,黨組織就是做好引領人心的工作,要實現從“圍着垃圾轉”到“圍着人心轉”。

  垃圾分類的難點在“人”,如何引領人心?在這場新時尚的動員中,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,各街鎮黨政一把手上陣,成立了以街道書記和主任為組長的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,制定“一類型一辦法”“一小區一方案”,每周研究推進,及時解決難點問題。居民區黨組織堅守一線,通過黨建引領,促進自治共治,把社區黨員、群眾骨幹、物業公司、駐區單位等凝聚在一起,成為生活垃圾分類的主體。

  在虹橋街道榮華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盛弘看來,居民區黨組織在垃圾分類中就是“火車頭”,它帶動“兩委”班子、黨員隊伍站在前列,“三駕馬車”、志願骨幹緊隨其後。虹許路971弄、975弄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梁秀珍就深有體會,“一開始,我們對發動垃圾分類心裏沒有底,沒想到居民的支持率卻很高。這得益於以前打下的組織基礎,居民們覺得過去小區碰到困難都是黨總支幫助解決,所以居民們信任我們,認為垃圾分類也是為了給小區辦實事。”

  由黨員示範引領,很快形成了“黨員帶動骨幹、骨幹帶動樓組、樓組帶動家庭”的連鎖示範效應。在周家橋街道,11名黨委委員分別帶2名聯絡員,包片結對面對面檢查、指導;居民區黨員幹部帶頭做志願者、每個居委會幹部包干1個垃圾箱房、每個樓組長包干1幢樓、每班志願者包干1個投放點、每個垃圾箱房管理員包干1個箱房,形成了良好的“齒輪效應”。程家橋街道上航新村居民區78歲的馮大成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,在他的帶領下成立“暖心之家”黨員志願者工作室,馮大成每天堅持早班7時前來上崗,晚班8時后才離崗,哪怕寒風刺骨冰封雪凍,小區里都有馮大成和他的團隊堅守的身影,居民很快形成垃圾分類投放的好習慣。

  讓好習慣敲開居民心門

  小小一袋垃圾,看似簡單,真正要全面發動起來還有不少技術性難題。針對這些技術難題,長寧區構建全鏈條、一體化工作體系。

  首先,解決宣傳入戶難入心的問題。“我們要突破‘五重門’——小區門、樓道門、電梯門、家門、心門。”盛弘表示,叩開這五重門,除了跑斷腿、磨破嘴挨家挨戶宣傳,還需要各種“攻心術”。比如通過“線上推微信+線下做活動”進了小區門;通過樓組雙語宣傳頁進樓道門,通過公益廣告框進電梯門,通過一份社區報、一套分類圖片、一封徵詢信這“三個一”面對面送進家門,讓居民明白“垃圾放對地方是寶貝,放錯地方是污染”的理念,最終叩開心門。

  居民養成分類投放垃圾的好習慣非一朝一夕之功。對商品房小區來說,還碰到了“樓層到底撤不撤桶”的難題。針對這個“攔路虎”,虹橋街道運用社區治理繡花針,組織“三駕馬車”和居民代表共同商議,開了147場協商會,最多的小區召開了近30場,最終在兩難中找到了兩全的辦法,議出四種投放模式:即對具備條件的採取撤桶“+設定時點投放”和“+垃圾箱房定時投放”,對暫不具備條件的採取“每層加設分類桶”和“跨層加設分類桶”。

  小區的垃圾箱房是新時尚的承載處。如何將“人見人嫌”的垃圾箱房轉變為“人見人愛”的社交場合?長寧對此也動足了腦筋,對小區的垃圾箱房進行集中改造,努力做到“美加凈”,即“美”化外觀,“加”裝水斗、雨棚、照明等人性化設施,保證箱房潔“凈”衛生,這就有效解決了“髒亂臭”現象,很多居民願意在扔垃圾時停留聊天,還紛紛當上了志願者。程家橋街道有10個小區因空間布局受限等問題,暫無垃圾箱房。街道因地制宜,創新搭建簡易箱房、打造共享箱房、探索智能箱房“三種箱房”設置模式,比如蘭馨樓小區利用室外車棚改造機會,騰出空間設置了不銹鋼簡易垃圾箱房;君悅花園、愛都公寓和文華別墅為三個相鄰的小區,街道通過搭建平台共同協商,最終在君悅花園門外設置共享箱房,讓三個小區共同管理、使用。

  “源頭分好的垃圾,末端是否又混運了?”這是以往居民質疑最多的問題。由於沒有形成分類運輸體系,很多群眾認為“分了也白分”。對此,長寧在“車”上做文章,將乾濕垃圾混裝轉變為乾濕垃圾分離運輸,實現了“四類垃圾、四種車輛、四條線路”分類運輸、分類處置,這就徹底贏得了居民的信任和自覺分類的积極性。

  以前的垃圾收運模式,所有生活垃圾都進入環衛清運系統,很多可再生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。該區通過“兩網融合”,將垃圾收運環衛系統單打獨斗,轉變為環衛系統與再生資源系統的銜接融合。

  成為撬動社區治理支點

  在黨組織引領下,“獨角戲”逐漸變成各方參与的“大合唱”。各小區的業委會和物業公司各顯神通,有的成立垃圾分類智囊團,有的制訂垃圾分類專項規約,有的在箱房和樓道設立時尚榜,每月一評前十名樓組,每周一評差評樓組,每天一評家庭,如果自家沒做好,導致樓道排名落後,自己也會不好意思。

  垃圾分類是社區治理難點,也成為撬動社區治理的支點。虹橋街道探索形成了“黨建引領下的雙向促進法”,以垃圾分類撬動社區治理,實現治理有增量。在垃圾分類的同時,同步開展“四位一體”建設,黨建引領自治水平明顯提升。“以往商品房缺的就是居民骨幹,棘手的就是協調業委會、物業公司,現在居委會與物業公司、業委會關係明顯熟絡了,許多小區樓長基本覆蓋,許多在職黨員身份也亮了出來。”黨員幹部做群眾工作的能力也明顯提升,社工們從“不敢、不會”成長為“敢上門、會說話”,在實踐中學習用多數人做少數人的工作方法。

  在推行“垃圾分類”的同時,不少街道同步開展“美麗家園”建設,讓民生感受度明顯提升。許多居民說:垃圾分類后,小區異味沒了,蒼蠅也少了,志願者們經常活躍在箱房周圍,既是一道綠色環保的風景,也是一道群防群治的風景。

  垃圾分類催生的“共情感”轉化為共治力。比如東銀樓宇大總支依託90%的黨組織覆蓋率,第一時間把垃圾分類推廣到企業源頭。血液中心與愛建居民區攜手共建垃圾分類項目,黨員職工不僅在社區發揮作用,也成為單位垃圾分類的骨幹。社區居民們自豪地說:這才是有風度的社區,有風度的城市。

  近日,長寧區委組織部還向全體黨員發出倡議,號召黨員同志增強生活垃圾分類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,共同肩負起建設生態之城的歷史責任,爭做綠色發展的學習者、垃圾分類的傳播者。

本站聲明:網站內容來源於江西熱線http://www.online.jx.cn,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,我們將及時處理

【其他文章推薦】

※全國票選五大台東必買台東伴手禮最佳商品哪裡買的到?

※傳達專業品牌風格製造商機,企業形象影片製作推薦

※女孩困擾找不到『i cup內衣』?不必擔心專業內衣網購平台嚨底家

※嚴選台中火車站周邊熱鬧景點-台中一中住宿優惠!

※各類招牌、海報、大圖輸出,急件製作施工!

Author: admin